刘国东:不忘初心 诚信为民

刘国东,男,1956年11月生,威海经开区泊于镇蒲湾社区两委委员。

他秉承诚信第一的原则,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会做到,当居民的菜地、果园被盗时,他推行了巡逻值守制度;当果农们交易被骗损失12多万时,他挪用儿子买婚房的钱款、借款贷款来弥补果农们的损失。诚实守信,勇于担当,是大家对刘国东的一致评价。先后入选“山东好人”“威海好人”。

 不忘初心 诚信为民

“我是共产党员,做人干事诚信第一。”这是刘国东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八十年代,果业成为了当时蒲湾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苹果丰收了,可是销路不畅,村民们心急火燎,刘国东主动向果农们承诺,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大家寻找销路,以解群众燃眉之急。他说做就做,背着干粮,骑着自行车,四处奔波联系商家找销路。功夫不负有心人,销路慢慢打开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在一次销售额较大的交易中,黑心老板卷走了12万多元的货款,加上车脚运输费、人工费等,总共损失高达13万多元。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果农们本想靠卖苹果收入几千元钱,可没料到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货款两空,全打了水漂,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果农们心痛心急,这时刘国东心情更沉重。“苹果收成,是果农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既然是我帮着大伙联系的销路,那就得管到底。”眼瞅着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刘国东坚定地说,“砸锅卖铁,我也要把钱如数还给乡亲们。”刘国东的一句话让果农们瞬间燃起了新的希望。按理说,果农的销路虽是刘国东帮忙联系的,但对于销售期间的“被坑”行为,他是不知情的,可以不为其承担责任,但刘国东却主动往自己身上揽起“饥荒”。

刘国东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儿子表示自己的婚房暂时不买了,把钱拿出来还债,钱不够又通过银行贷款和亲戚朋友借,一共凑齐了12多万元,拿到钱,他一刻不停地送到了果农手中,保障了果农的利益不受损害。刘国东的举动让乡亲们深深地感动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跟着老刘干,从不会做亏本买卖。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值得我们信任!”

不负信任 勇于担当

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担任过村治保主任,当时村里治安环境较差,不少村民反映自家的蔬菜和苹果连续丢失,刘国东上任后,马上动手进行治理。除了利用广播,微信群等反复进行文明守法宣传外,还亲自登门对个别有不良行为的村民进行严厉批评和耐心的教育,使其悔改,并当众公开承认错误,按规章制度接受应有处分,对当时的治安起到了稳定作用。

考虑到治安问题主要集中在菜地、果园被盗上,为进一步巩固治安治理效果,更好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刘国东还推行了巡逻值守制度——每天深夜带领治保队员在果园、菜地及其他周边地区巡逻。这期间,由于好几个夜晚都没有睡觉,过度劳累,他突发心梗,被送进医院抢救了两天才醒过来。令人没想到的是,出院当天,刘国东不顾医生继续休养的叮嘱,继续出现在巡逻队伍中。很多村民劝他以身体为重,好好休息,刘国东却坚定地说:“老百姓选我担任治保主任,我就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必须为老百姓守好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 ”他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没有辜负当初大家的信任,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做人干事 诚信第一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刘国东获得了新的称谓——言出必行的“践诺人”。刘国东得知刘玉礼老两口因病做饭困难,儿女在城里也不能回家照顾他们,便马上联系了刘玉礼,告诉老人一会发面蒸馒头送给他们,随后便叫老伴发面,开始蒸馒头。

不巧的是,刚做出承诺的刘国东接到了卡口值班值守的任务,便二话不说出发到卡口值班,因此耽误了给老人送馒头。刘国东先打电话给老人跟他说明不能送馒头的原因并承诺明天一定送过去。第二天值完班回家,刘国东立马让老伴重新蒸馒头,顺便蒸了一屉大包子。临近中午时分,刘国东揣着一兜热腾腾的大馒头和大包子,敲开了刘玉礼老两口的家门。两位老人连声道谢:“孩子,太感谢你了,在这种特殊时期,还想着我们老两口。”面对老人的致谢,刘国东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讲究信用和情谊,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更应该相互帮助。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绝不能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