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娥:以仁心仁术践行医者大爱

李金娥,女,1987年12月出生,威海市胸科医院肝病科医疗组长。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毕业后,一直在威海市胸科医院从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作为骨干力量,第一批次进入了隔离病房,被评为2020年“威海市医疗卫生先进个人”。凭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在2023年参加全省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技能竞赛获个人特等奖,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最美女职工”。

勤耕不辍,练就治病救人“金刚钻”

2015年至2018年完成在威海市立医院内科专业所参加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李金娥先后于2019年参加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国家级艾滋病临床进修班,2021年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专业进修学习。通过在国内高水平医院的学习历练,她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经过不懈的努力,2020年,顺利考取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在职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

在专业技能上,李金娥是大家心目中的“狠角色”。因为业务能力扎实、专业技能娴熟,她屡次在省市级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2018年威海市卫生计生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岗位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获“技术标兵”称号;2018年被评为“威海市金牌职工”、“威海市青年岗位能手”;2022年威海市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知识竞赛个人一等奖;2023年山东省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技能竞赛全省第一名、个人特等奖,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一串串成绩和荣誉背后,是李金娥常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是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辛苦汗水,是她对学术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

仁心仁术,践行医者大爱“暖心事”

工作中的李金娥,不仅医术精湛,作风严谨,更是对患者充满了仁爱之心。曾有一位感染HIV的男青年,入院时发热、皮疹、呼吸困难并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情危急。因担心病情发展又难以承受家庭及社会的舆论压力,他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一度拒绝治疗,想要放弃生命。作为主治医师,李金娥深知,此刻不打开患者的心结,再好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都不能挽救他的生命。她走进病房,轻抚着患者的肩膀,象姐姐一样地开导他,分析病情、讲解愈后,鼓励他放下包袱,勇敢面对,积极配合治疗。这种平等、真诚、尊重的态度一下子触动了患者,让他放下了内心的防备及顾虑。后来,李金娥通过腰穿,结合详细的查体和辅助检查,为患者明确了诊断,采用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辅以经验性的抗复杂感染用药,随时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救治,患者病情得以稳定控制。李金娥的不抛弃,不放弃,使患者重燃对生活的热爱,表示一定心存感恩,珍惜生命,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作为定点医院的骨干力量,李金娥逆行而上,第一批次进入新冠患者隔离病房。每天穿戴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带着厚厚的口罩、手套、鞋套、护目镜,零距离接触新冠患者,她不仅用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的诊疗手段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更是用医者仁心无微不至地关心、疏导和安慰患者,帮助他们克服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疫情期间,她收治的所有新冠患者无差错、零投诉、无死亡。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用奉献和付出彰显了医者责任与担当。由于表现突出,2020年,她被评为 “威海市医疗卫生先进个人”。

勤思敏学,成就学术建设“领路人”

作为业务骨干,李金娥被任命为医院青年人才科研小组的组长,在完成科室临床工作的同时,她勇于创新,刻苦专研,带领小组成员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的科研工作,其原创性研究论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早期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该研究对早期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倾向,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2020年主持并完成威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威海地区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为威海市医护人员更加积极有效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医疗护理安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度主持的《山东威海地区HCV感染的特征及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随访队列研究》,获批立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将为丙肝的临床合理诊疗提供研究证据支持,优化治疗及随访策略,降低疾病的负担。这些研究工作,不仅提升了她个人的科研能力与水平,也带教了科室人才队伍,促进了医院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