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玉:抗战老兵痛失独子 孝心儿媳40余载不离不弃

李淑玉,女,1954年1月生,乳山市诸往镇许家村村民。在丈夫许安庆去世后,李淑玉独自照顾着两个幼儿和年迈的公公,她每天起早贪黑耕种着田地,还同时打着好几份零工。公公许建财作为抗战老兵曾在战场上受过重伤,她就把肉蛋奶等营养品先给公公吃。3年后李淑玉再婚,却依然坚持照顾曾经的公公,在她40多年来的悉心照顾下,老公公依然头脑清晰、身体硬朗,衣服永远干净整洁。乡亲们都说李淑玉在丈夫去世后还能够几十年如一日赡养老人,是当之无愧的好儿媳。

厄运突降,儿媳成为顶梁柱

1955年,复员的许建财回村务农,不久就与妻子生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许安庆,可是好景不长,60年代初,妻子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了,许建财独自拉扯抚养着儿子长大。1978年,儿子许安庆与李淑玉结婚,许建财就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婚后,许安庆、李淑玉先后生育两个儿子,小日子虽不算宽裕,但全家人和睦相处,相互扶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天有不测风云,1989年,李淑玉的丈夫许安庆在一场意外中不幸离世,只留下年迈的父亲和两个幼儿,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就沉沉地压在了李淑玉瘦弱的肩膀上。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李淑玉每天起早贪黑,几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门,天黑才回家,用自己单薄的身体耕种着家里的几亩田地,农闲时候还同时打着好几份零工补贴家用。同时,李淑玉还兼顾着对家人的照顾,几十年来,无论春夏秋冬,她都是家里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入睡的,早上在给一家人准备好早饭后,她就匆忙出门干活,晚上伺候公公和孩子睡下后,她还要继续干零工。公公年纪大了,而且作为抗战老兵曾在战争中受过重伤,所以她总会把家里的肉、蛋、奶等营养品先让公公吃,孩子们有时候馋嘴把肉蛋奶吃掉了,李淑玉就语重心长地教育孩子们尊敬长辈、孝顺长辈的道理。邻居们都说李淑玉不仅是个好儿媳,更是一位好母亲。

不离不弃,悉心照料

李淑玉的孝顺和责任心不仅让邻居们纷纷称赞,更是打动了邻村的郑善论。1992年,李淑玉与郑善论结婚了,亲戚朋友都劝她跟着郑善论到育黎镇生活,好好过自己的新生活。但李淑玉拒绝了,“我放心不下我的公公,他是抗战英雄,我从心底里尊敬他,而且他还是孩子们的爷爷,现在他年纪大了,婆婆又去世了,如果我离开了,他怎么生活呢,我不能这样就放弃对老人的赡养。”就这样,李淑玉和郑善论共同撑起了这个家。

每当谈起李淑玉时,公公许建财总是对儿媳妇赞不绝口,他说“我这个儿媳妇比亲生闺女还要好,要是没有她,我今天也不能坐在这里”,公公许建财年纪渐大,耳朵、眼睛都不好使了,平时都是儿媳妇李淑玉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李淑玉对公公的孝心是发自内心的,不管多忙多累,每餐的第一碗饭总是端给公公先吃;公公年纪大了,弄脏衣服是常有的事,李淑玉就不厌其烦地为公公清洗衣物,即使是寒冬腊月也不例外。

时至今日,李淑玉也将近70岁了,40多年来她对公公的照顾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纯朴的爱照顾公公,让经历过枪林弹雨的公公至今还身体硬朗,还能讲述自己的抗战故事。无论何时走进李淑玉的家中,家里总是窗明几净,许建财老人的衣服也永远干净整洁。公公年纪大了,牙口不好,李淑玉就把菜炖的烂烂的,方便公公吞咽;公公的胃不好,李淑玉听说小米粥可以养胃后,就每天熬小米粥给公公喝;公公上了年纪后,怕他胃口不好不吃东西,李淑玉就看着公公吃完饭后才出门劳作;公公有慢性肺病,几乎每年都会住院两三次,每次生病住院,也都是李淑玉忙前忙后陪同照顾。正是李淑玉这么多年的辛劳与付出,才让一家人健康幸福地生活。

多年的操劳,让李淑玉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久坐久站时间长了就疼痛难忍,但她还是坚持着打理家里的大小事务。她说:“家里的老公公还指望着我呢,我不能先倒下,我要尽到一个儿媳妇应尽的责任。”在她的孝心感染下,儿孙们也都把“孝”字深深印在心底,把许建财老人的健康快乐当成了家中最大的事情,每天她都会接到儿孙们打来的电话,询问许建财老人的身体状况。小儿子心疼爷爷也心疼母亲洗衣辛劳,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家里寄来纸尿裤、一次性尿垫等用品。而家中的保健品、零食更是随处可见,“孩子们每次回家都大包小包的带,放在家里都吃不完了”,李淑玉笑着说到。

当被问到离开家与李淑玉一起照顾许建财老人有没有感到后悔时,郑善论说:“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孝心,我才选择跟她一起生活,建财叔作为抗战的老战士,照顾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她当初选择一走了之,我们也不会一起生活到现在。”

李淑玉的品德也影响着身边的乡亲们,大家都说李淑玉在丈夫去世后还能够几十年如一日赡养老人,在丈夫去世和再婚后依然对公公不离不弃,是当之无愧的好儿媳,大家都要向李淑玉这样的好儿媳学习,要以她为榜样!